
霍爾果斯邊檢站開通了旅客自助查驗通道,旅客進出、購物很便捷。
圖片來源:中新網 李明 攝
據悉,霍爾果斯從過去的以出口為導向,到如今的穩定出口市場的同時擴大進口,外貿格局變化的背后,折射了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。2017年,1-10月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共驗放旅客465.7萬人次。2016年全年通關543萬人次,旅游高峰時單日最高出入超過2萬人次。
5年前,該合作中心正式運行,是中國與其他國家建立的首個國際邊境合作中心,也是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區域合作的示范區。兩國公民和第三國公民無需簽證,即可憑護照或出入境通行證等有效證件入出中心,實現面對面商貿洽談和商品交易。
作為“一帶一路”沿線重要國家的哈薩克斯坦,毗鄰中國,特別關注中國經濟的走向,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日趨頻繁。
長年在合作中心做生意的哈薩克斯坦商人娃列麗婭·謝爾蓋表示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。
娃列麗婭·謝爾蓋說:“我從2016年開始在中哈合作中心做生意,非常關注中國的發展,我對中國未來充滿信心,不然我也不會在這里投資做生意。”
哈薩克斯坦客商聶別伊沃達·德米特里說:“眾所周知,哈薩克斯坦是中國的好鄰居、好伙伴,‘一帶一路’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我關注的一個重點,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參與進來。”
霍爾果斯邊檢站執勤業務三科科長張旭光說:“我們不斷的改善口岸的通關環境,全力促進通關流程便利化,推動霍爾果斯外貿發展的提速和增效。”
于成忠在霍爾果斯口岸從事果蔬出口生意,看著一車車的果蔬從自己的專用庫房拉出國門。他開心地說:“國家的扶持政策越來越多,商業環境也越來越好,希望今年在外貿方面能有更多的好政策出臺。讓我們的農副產品不僅走向中亞五國,而且通過俄羅斯走向歐洲市場。”